|
|
首页 > 服务中心 > 技术文章 |
|
>>航空领域的“耐寒考验”:超低温试验箱的应用 |
航空领域的“耐寒考验”:超低温试验箱的应用 |
|
时间:2025/1/13 9:26:07 |
|
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对航空材料提出了严苛的性能要求。在超低温环境下,飞行器面临诸如结构脆化、材料性能劣化等诸多风险,因此模拟低温条件对航空材料进行测试很重要。超低温试验箱凭借其能迅速达到极低温度的特性,成为航空材料耐寒性能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01制冷原理
制冷原理超低温试验箱利用液氮的相变特性实现制冷。液氮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极低,约为 - 190℃。当液氮从储存容器被引入试验箱时,由于试验箱内部温度高于液氮沸点,液氮迅速吸收热量并汽化成氮气。这个相变过程需要大量吸热,从而高效地降低试验箱内的温度。通过控制液氮的流量,可调节箱内的低温环境,满足不同航空材料测试对温度的需求。
超低温试验箱箱门配备特制的密封胶条和锁闭装置,确保气密隔热效果,在试验过程中避免因冷量泄漏导致温度波动,保障测试环境的稳定性。
02应用领域
一、材料性能测试
1.金属材料:航空发动机的叶片、机身框架等部件多采用高性能金属材料。超低温试验箱能够模拟低温环境,例如,在 -190℃左右的超低温下,检测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变化。许多金属在低温下会出现韧性下降的情况,即所谓的冷脆现象。
2.复合材料:现代航空航天飞行器大量使用复合材料。这些材料在低温下的性能变化对飞行器的性能很重要。超低温试验箱可以模拟高空的低温环境,测试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、层间剪切强度等性能。在低温下,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减小,不同材料层之间可能会由于收缩程度不同而产生内应力,通过试验箱模拟低温环境,能够检测复合材料是否会因此出现分层、开裂等问题。
二、发动机性能测试
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重要部件,其性能在低温环境下会受到显著影响。通过在超低温环境下对发动机进行测试,可以优化发动机的启动程序等参数,提高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性能。
|
|
|
|
相关资料 |
|
|
|
|
|
|
|